![]() |
《王府井》重塑北京精神 |
昨天国家大剧院原创话剧《王府井》召开座谈会,该剧反映了北京王府井这条“中华商业第一街”的百年兴衰与沉浮。尽管这部大戏取得了很好的票房,但昨天请来的戏剧学者徐晓钟、民俗专家杨念群、媒体学者谢玺璋、作曲家雷蕾等10位专家都发表了真知灼见,不仅肯定了该剧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就戏剧结构、人物塑造、逻辑关系、表演风格等给予了中肯的意见。
徐晓钟说:“《王府井》这部作品反映了中国商人的骨气,但也有可加工商榷的地方,作者写的商业街‘众生相’,历史跨度比较大,矛盾冲突也不激烈,所以整体看来比较散。主人公佟老板作为灵魂人物笔墨还不够,此外剧中描述的1948年解放前夕时代感不够准确,没有写出历史转折的时代脉搏。”
民俗学家杨念群则认为:“《王府井》是一部气魄大、历史内涵重的大戏,该剧重塑了北京精神。”解玺璋首先对这部戏的演出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同时也认为:“用一条街来成就一部戏有难度,而且王府井是市民文化、宫廷文化和士大夫文化交融的地方,同时也是中西文化荟萃的地方。而该剧没能从国外回来的肖满金这个角色上开掘,丧失了关注世界文化视角的机会。”还有专家将近年来表现商业题材的戏剧做了一番比较,《王府井》还是有创新和独特的地方。
(责任编辑:崔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