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昨日上午,中共韶关市委、韶关市政府为大型交响声乐套曲《中国之路》在广州举办了新闻发布会,对这部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献礼的全新作品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与媒体进行了现场交流。据悉,《中国之路》6月13日、14日在韶关首演后,将于6月16日在广州公演,并于6月底在韶关8个县(市、区)巡演。同时,一部与之配套的音乐电视专题片也将与观众见面。
声乐史诗总结发展历程
《中国之路》由作家郭代模作词、北京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作曲家刘福全作曲。它是我国首次以大型交响声乐套曲的形式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来的风雨历程,热情讴歌党的伟大成就的音乐作品,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献礼力作,一部颇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音乐史诗。
在接受采访时,《中国之路》词作家兼总创意人郭代模介绍说,他创作这部作品是出于一个中国人、一位普通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崇敬之情,以一部声乐史诗的形式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他感到毕生的荣幸。而作曲家、指挥家刘福全则认为,《中国之路》具有很强的交响性、时代性和旋律性,气势恢宏、乐观向上。他说,这部作品重在对红色经典音乐的传承和发展,让祖国传统音乐这块瑰宝在这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中放射出无穷的魅力。
郭代模表示,他今年年初提出跟国家一级作曲家刘福全合作创作一台音乐会,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献礼。鉴于新中国的巨大成功,他们将这台大型交响声乐套曲定名为《中国之路——献给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
七个部分赞颂90年来辉煌成就
《中国之路》共分为序曲、五个主体乐章及尾声。其中,序曲用小号奏出了以国歌旋律为音乐素材的一段旋律,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来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坚定信念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序曲之后,作曲家以两小节定音鼓与小军鼓的节奏把听众引进了第一乐章《共产党宣言》,这个乐章以国际歌的音乐素材为基本素材。这段音乐表现了百年来在世界范围许许多多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过程。
第二乐章《革命之路》表现了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建党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28年来的奋斗历程,以传统交响乐手法配以歌唱家杨洪基浑厚的男中音领唱及丰富多彩的混声合唱,描述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历程。
第三乐章《建设之路》以女高音歌唱家王丽达的独唱为主,配以交响协奏、朗诵及合唱,表现了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经济、社会、科学及文化艺术等各领域均取得巨大成就的过程。
第四乐章《改革之路》使用通俗音乐与严肃音乐融为一体的创作方法,由著名通俗歌星汪正正演唱,以康佳鼓、牛铃、铃鼓、小军鼓、大军鼓等多种打击乐器奏出了时尚的音乐节奏,以铜管乐器表现改革开放强有力的步伐。
第五乐章《发展之路》及尾声是整个套曲的高潮,音乐中《歌唱祖国》的旋律与国歌旋律反复出现,配以气势磅礴的交响乐队和浑厚有力的四声部合唱,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沿着自己所选定的道路奔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不采用
广东音乐元素
广州日报:这部作品难写吗?您认为它能否得到青年人的喜爱?
刘福全:《中国之路》我和郭代模两个人在一起创作了两个月,我用掉了30支铅笔。为了让这部作品在群众中产生影响,创作的过程也是我一次自我修正、自我否定的过程。最终,我确立了交响大众化、旋律普及化、演唱多样化的指导思想,希望它能得到包括青年人在内的广泛人群的喜爱。
广州日报:《中国之路》是受韶关市委、市政府邀请创作的,有没有用到一些广东本土的音乐元素呢?
刘福全:没有,因为这是一部史诗性的作品,我们刻意避开了一些小歌、小调,不涉及具体地方音乐元素,而是采用了国际歌、中国国歌、《歌唱祖国》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音乐元素。
广州日报:我们知道《中国之路》即将在韶关各地巡演,那些著名歌唱家和参与录音的交响乐团不太可能参加,而韶关又没有交响乐团,怎么演呢?
刘福全:我们这次做了几个版本,还准备好录好的伴奏带,只有领唱而合唱团较弱的地方,我们甚至还录了合唱加伴奏的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