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话剧《生命档案》剧照 |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庆,在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市文广局的领导下,浦东新区文广局、东方早报社和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从去年春夏之际就开始着手筹备第四届“东方名家名剧月”,并以党的历史为红线,在全国范围内挑选现代题材的优秀剧目,用艺术的形式展示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从5月21日开始至7月9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余家院团将先后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呈现14台26场京剧、越剧、粤剧、黄梅戏、滑稽戏、话剧、歌剧、芭蕾舞、民族舞剧、交响音乐和钢琴伴唱等精彩演出。其中有《红色娘子军》、《洪湖赤卫队》、《杜鹃山》等经典剧目,也有近年来新编的现代题材剧目,如总政歌舞团的《铁道游击队》,总政话剧团的《生命档案》、《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畅想》,上海京剧院的《映山红》等。同时,延续“名家名剧月”弘扬民族戏剧的宗旨,黄梅戏、滑稽戏、越剧、粤剧等各剧种均有现代题材的优秀剧目献演。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黄梅戏《风雨丽人行》以辛亥革命为背景,讲述安徽桐城才女吴芝瑛与鉴湖女侠秋瑾、江南才女徐淑华三位女性因共同的人生理想和革命信念而结下的生死情谊。上海越剧院的越剧《秋色渐浓》同样以辛亥革命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书香门第中各家庭成员的命运变化。来自广州粤剧院的粤剧《三家巷》取材于欧阳山同名小说,这部岭南文学名著曾被多次搬上电影荧幕和电视屏幕,并由广州粤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金嗓子”倪惠英领衔主演区桃一角。
《杜鹃山》由北京京剧团根据上海青年艺术剧院于1963年上演的同名话剧改编而成。当时全国闻名的柯湘扮演者杨春霞正是来自上海。2000年上海京剧院复排该剧。此次上海京剧院献演的《杜鹃山》由著名京剧演员史依弘扮演柯湘。湖北省歌舞剧院《洪湖赤卫队》首排于1958年,1959年作为湖北省向国庆十周年的献礼节目,由当时的湖北省实验歌剧团进京首演。后在1979年、1989年、1999年历经三次复排,成为中国民族歌剧里程碑作品。中央芭蕾舞团《红色娘子军》首演于1964年,当时担任主演的是我国第一代优秀的芭蕾舞演员白淑湘、胡静珠、刘庆棠等人。此后,该剧作为中国芭蕾舞剧的代表作,不断上演于国内外各大舞台,广受好评。
这三出极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反映的分别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除此之外,新编剧目也着力表现这一历史时期的故事,此次作为开幕式演出的上海京剧院的现代京剧《映山红》便是一例。改编自电影《党的女儿》的现代京剧《映山红》最早创作于10年前,是建党80周年的献礼剧目,演出后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时隔10年,上海京剧院复排该剧,献礼建党90周年。
《红灯记》是现代京剧的代表剧目,但此次“名家名剧月”中呈现的《红灯记》则是一场钢琴伴唱的音乐会。钢琴伴唱《红灯记》首演于60年代,演奏者殷承宗当时刚刚留苏归来。他回忆说:“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听不到钢琴声,为了让中国老百姓认识钢琴,我们几个年轻人把钢琴抬到天安门金水桥去弹,我一连弹了三天。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让老百姓接近钢琴。”1968年,钢琴伴唱《红灯记》在北京民族宫剧院一鸣惊人,《红灯记》中李铁梅的扮演者刘长瑜在殷承宗的钢琴伴奏下,将《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经典唱段进行了中西合璧的全新演绎。时隔40多年后,观众将有机会在本届“名家名剧月”中感受这份原汁原味的独特韵味。
说到表现抗战的作品,观众们很容易会想到《铁道游击队》,不管是经典电影,还是前些年的电视剧,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名家名剧月”还将呈现一个全新形式的《铁道游击队》,就是总政歌舞团去年为抗战胜利65周年纪念特别制作的大型舞剧。该剧阵容十分强大,彭丽媛任艺术总监,赵季平任音乐总监,无论从剧本、音乐、舞蹈、服装、造型、舞美等各方面,均为全新的高水准创作。
历来表现伟人的作品难度最大,尤其在话剧舞台上,受到空间和表演的限制,容易落入程式化的窠臼,但总政话剧团《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畅想》却独树一帜。这部2009年的新创剧目以“政论体戏剧”的形式,讲述西柏坡风起云涌的历史。魏积安、翟万臣、王丽云、孙涛四位梅花奖获得者悉数上阵,成为近年来总政话剧团参演人数最多、群众场面最大的一部剧作,自2009年6月上演以来,共演出107场,并荣获第十三届文华大奖。
首演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交响音乐《智取威虎山》取材于同名京剧的唱段,根据清唱剧体裁的特点和内容表现的需要,运用各种声乐演唱的形式,对原剧唱段进行整理和重新创造,较为概括地再现了京剧《智取威虎山》的斗争内容和思想主题。
滑稽戏最擅长表现普通人的故事,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优秀剧目奖的苏州滑稽剧团滑稽戏《顾家姆妈》,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顾家保姆阿旦收养了主人遗弃的一双儿女,含辛茹苦将他们抚养长大的感人故事。作为全国最优秀的滑稽剧团之一,苏州滑稽剧团多年来致力于舞台创作,推出了《一二三起步走》等优秀剧目,《顾家姆妈》是艺术总监、梅花奖得主顾芗的又一部佳作。
总政话剧团除了《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畅想外》,《生命档案》、《黄土谣》也参加演出。《生命档案》主人公原型是解放军档案馆原馆员刘义权,他从事档案工作38年,从全国各地收集党和军队珍贵档案83万余件,为建设军队档案资源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军档收集第一人”。另一部重量级话剧《黄土谣》是“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之一,该剧讴歌了共产党员一心为民的高贵品质。
“东方名家名剧月”从2008年起,每年一届,地域不断延伸,剧种不断丰富,影响不断扩大,在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其数量和质量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总经理林宏鸣在谈到2011年“名家名剧月”的策划特点时表示,一是建党前后、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等不同历史阶段都有优秀剧目来体现;二是所选剧目既有五六十年代创作的红色经典,也有七八十年代上演的优秀力作,更有本世纪以来深受好评的舞台精品;三是京剧、话剧、歌剧、芭蕾舞和民族舞剧等各主要艺术品种都得到了展示;四是不仅上海本地的剧目和北京、部队的剧目得以交相辉映,广东、湖北、安徽、江苏等省市也送来了各自有代表性的剧种和剧目。期待高奏时代旋律、演绎红色经典为主要特色的2011年“东方名家名剧月”,能伴随广大观众一起欢庆建党90周年。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陆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