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细算“文化账”称值得 惠民成为北交主旋律

  投入将近50万元,动用了最高端的资源,却偏要走低价路线,结果连10万元都赚不回来――这铁定是一个亏本的买卖。如今,这样一笔账目就趴在北京交响乐团的账本上。然而,上到乐团音乐总监、首席指挥谭利华,下到每一位演奏员,所有人都会认真地告诉你,这其实是一件值得的事情。那么,北交的这笔账究竟是怎么算的呢?

  低票价:

  大师演一场亏了三十万

  进入今年以来,北交排练厅的排练日程表总是排得满满的。“以前我们基本上是五六天排练一套曲目,可是今年以来,平均三天就得排练一套曲目,每天排练5个小时,晚上回家后还要听CD,对作品进行揣摩。”乐团首席梁大南说,“虽说工作强度比以前大了,但大家的精神状态都非常好,优秀的职业乐团应该历经这样的磨炼。”

  如此密集的排练日程,是为了完成一个前所未有的演出计划。今年年初,北交公布了百场演出计划表,大手笔的演出体量,一度震惊业界。今年以来,北交已经组织了38场演出,仅在刚刚过去的4月份,演出场次便达到了12场之多。即使是8月份的日程表,按照业内惯例本该是乐团休息调整的日子,北交也在策划新的演出项目。

  在这些演出计划中,不乏与国内外知名大师合作的项目,让-伊夫??蒂博戴、瓦吉姆??列宾、邵恩……其艺术水准之高令人惊叹。档次上去了,演出成本也水涨船高。谭利华拿与俄罗斯著名小提琴家列宾合作的那场演出举例:“大师的出场费约合40万元人民币,酒店住宿开销1.5万元,飞机票3.5万元,仅这三项加在一起就要45万元,这还没算乐团自身的正常开销和其他演出成本。”

  虽然那场演出令京城的古典乐迷为之狂热,现场上座率高达九成左右,不过演出结束之后统计票房,却连本钱都收不回来。原来,为了能够让更多人走进剧场欣赏这场演出,北交在制定票价时采取了低票价策略,最低票价仅为30元,最高票价也才380元。如此算下来,演出的票房收入还不到10万元。

  进校园:

  精益求精领观众入门

  “重音,重音,重音一定要出来!”

  站在排练厅指挥台上的,是北交的驻团艺术家李飚。作为世界音乐舞台上赫赫有名的打击乐独奏家,李飚刚刚转型为乐团指挥。他对乐曲的节奏格外敏感,虽然排练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匈牙利舞曲第六号》,就是这首时长不过三分多钟的曲子,他却反复抠了40多分钟。“这首曲子的速度变化非常多,必须排得细致一点儿。”李飚说。

  这次排练,是为第二天晚上的高雅艺术进校园音乐会做准备。到大学校园举行音乐会,是北交的一项传统举措,如今已经组织了几百场。不过,在乐团的账面上,像这样的普及性演出往往也是入不敷出的。谭利华交了个底儿:“别看只是一场校园音乐会,但是呈现水准不能有任何折扣,算下来成本也不低了,得有30万元。”进高校的普及音乐会基本是免费,不过北交建议学校方面可以卖门票,每张5元,“我们希望通过象征性地收取一点儿费用,让同学们培养成买票看演出的习惯。”

  按照北交进校园演出的经验,很多学生观众可是从来没有聆听过交响乐团现场演出的,再说又不是赚钱的项目,还有必要费那么大心思去排练吗?“正因为这很可能是同学们听到的第一场音乐会,我们才更要保证高水平的演出质量。”李飚回答说,“让更多的年轻人以一个完美的起点进入艺术之门,这样的演出才有意义。”

  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在最初的节目单上,三首《匈牙利舞曲》的顺序为第三号、第五号和第六号;但在排练时,李飚特地调整为了第五号、第三号和第六号。他这样解释自己的想法:“这三首曲子中,很多人都对第五号的旋律很熟悉,而第六号是最有技术性的,我就是要让大家从熟悉的曲子入门,渐进式地体会《匈牙利舞曲》的魅力。”

  出举措:

  惠民成为北交主旋律

  如此庞大的演出计划,如此悬殊的投入产出比,作为市属艺术院团的北交能够承受得起吗?

  “发展交响乐艺术是个工程,可不是随随便便吹出来的。”谭利华微笑着回答,他这样阐释北交的发展思路,“世界上最著名的交响乐团,几乎都是以一个国家的首都来命名的,北京交响乐团必须保持高质量的艺术水准,才能与‘北京’这个名字相匹配,成为这座城市的亮丽名片。”

  谭利华如此底气十足,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现在手头有粮。从今年起,市委市政府将每年拿出将近5000万元,作为北交的项目经费,支持北交的艺术生产。“这笔钱应该怎么花?既然北交是享受政府大力扶持的院团,就要在文化惠民方面做出实际举措,让普通观众也能欣赏到世界顶级音乐大师的表演。”谭利华说。

  “交响乐是高雅的,但一定不是奢侈的。”在李飚看来,无论是推行低票价,还是进校园举办艺术普及音乐会,其目的都是为了让更多的观众得到艺术的熏陶。每次参与普及音乐会,他在舞台上都能够感受到来自观众的那份真挚的热情,这让他越来越坚信自己的一个理念,“推广高雅艺术是音乐家应尽的责任。”

  “北京是一座拥有2000万人口的大城市,如果能有千分之几的人,因为我们的努力而爱上交响乐,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培养出几万名古典音乐的忠实观众。”谭利华认为,为艺术算账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更要考虑到社会效益,“每一次看到台下的那些孩子们,我就会想,哪怕这一场只有十几个人真正听进去了,我们的这些努力就是值得的!”


来源:购票通 阅读量:2584

微信服务号

×
点击更换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购票通账号,且代表您已同意《购票通用户协议和隐私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