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大型情景音舞诗画《天安门》于16号晚在国家体育馆揭开了神秘面纱,在为其感动震撼的同时,现场观众更为其中的幻影成像和3D技术叫好喝彩。昨天,用高科技制造这些神奇效果的水晶石公司的技术团队面对媒体为观众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神奇特效梦幻开场
大型情景音舞诗画《天安门》的开场,并不是以往大型演出的大歌舞,而是一段名叫《记忆的时空》的全息投影秀,这是一个极富高科技含量的序幕。此刻,场灯暗下来,一幅透明的银幕缓缓落下,随后一个奔跑的青年人由小渐大、由远及近地向观众跑来,穿越历史、穿越时空、穿越长城故宫,穿梭于现代化的大都市北京,产生了独特的奇幻意境。而这个亦幻亦真的神奇效果就是传说中的幻影成像。
除了幻影成像,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的对接过程为观众展示的则是神奇的3D技术,人们仿佛身临其境地随着太空飞船遨游在宇宙之中,巨大的环形银幕让国家体育馆充满了强烈的空间感和美妙的视觉效果。
观众连称不可思议
经历了主创团队反复的试验、调试和一遍又一遍的演练,幻影成像和3D技术两个环节得到了现场观众的认可和赞誉。当幻影成像的环节一出现,观众席间就发出了不少的赞叹声,人们惊讶于如此神奇的效果是如何完成的。在太空宇宙的3D环节,戴上3D眼镜的观众瞬间被眼前难以置信的太空景象所震撼,不由自主地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观众王先生说,这种大型演出看过很多次了,但是现场感受3D效果还是第一次,高科技让传统的舞台产生了无限的延展和想象空间,很有诗意,超乎想象。
李小姐是一位大学生,她说:“从前只是听说过幻影成像,这次现场亲眼见识了,太神奇了,不过就是时间短了点,还没过瘾呢。”一对老夫妇更是被眼前的奇妙景象惊呆了,他们连说,“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
团队创作仅花30天
使得幻影成像和太空3D效果变成现实的是国内业界大名鼎鼎的水晶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承担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体育展示与颁奖仪式视频内容制作,奥运会上那个展现中国文化历史长卷的“卷轴”就出自他们之手。为了此次《天安门》幻影成像和3D技术的设计和制作,他们专门成立了一个由技术骨干力量组成的团队,仅仅花了一个月的时间、4易其稿终于为此次演出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真人与幻像天衣无缝
在现场,很多观众以为幻影成像的那一幕只是影像效果,水晶石这两个环节的项目制作负责人赵晋仪揭开了其中的秘密。原来这是一个舞蹈演员和高科技的多媒体技术一起合作,为大家耍的“魔术”,人们看到的有时候是奔跑的演员,是真人;有时候是事先根据这位演员录制好的影像,是幻象。“这种虚实结合的效果就打造了幻影成像,我们尽可能地让影像更像真人,而真人与影像结合得尽量天衣无缝。”
这两个项目的执行导演于江介绍,幻影成?使用的是目前面积最大的一块全息膜,厚度相当于手机贴膜厚度的3倍左右,“为了达到最佳的表演效果,表演奔跑的舞蹈演员与技术组演练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3D演出规模堪称之最
现场环形银幕的3D效果的实现,对于这个团队来说同样是一个挑战。水晶石董事副总裁刘剑说,以往观众在影院里见到的3D电影都是在平面银幕,视觉基本上是平视。而此次《天安门》演出现场的银幕是铁质的环形银幕,而且安放在观众席的上方,观看的角度都与众不同。
此次演出创意团队使用了先进的3D偏振立体成像技术,经过反复设计、测试,与总导演陈维亚不断沟通改进构想和方案,最终实现了预想的效果。
听到现场观众的掌声和赞叹,对于这个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创作团队而言是最大的褒奖。总导演陈维亚对于此次3D技术的运用所给予的评价是:“这是在全球范围内,第一次把3D偏振立体成像技术引入大型演出之中,让每位观众可以体验到真正的现场3D效果,且3D演出规模堪称世界第一。”
意犹未尽才是最佳
据介绍,幻影成像的环节时长为3分钟,而太空3D效果的时长只有2.5分钟,演出结束后很多观众觉得时间太短不过瘾。刘剑表示:“我们不能过于让技术抢戏,时间虽然短,但是我们觉得这种意犹未尽的效果是最好的。”
小贴士
幻影成像解析
幻影成像系统也称虚拟成像,是基于“实景造型”和“幻影”的光学成像结合,将所拍摄的影像(人、物)投射到布景箱中的主体模型景观中,演示故事的发展过程。造型灯光系统根据场景造型的要求和剧情的需要,在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下,配合音乐、图像在场景上产生气氛光,以达到增强展示气氛,烘托展示效果的目的。绘声绘色,虚幻莫测,非常直观,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
??张学军/文 苏冠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