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上海青年导演王子川新作《非常悬疑》的海报。 |
本月初起,现代戏剧谷“市民剧场”邀请来自北京、台北、香港、新加坡、上海的5位青年戏剧导演,上演了5台体现各自城市文化特质的戏剧作品。主办方称,“市民剧场”给演出者和观众都提供了契机,这个项目会继续搞下去。
从本月初开始,现代戏剧谷连续推出了3个星期的“市民剧场”活动。来自北京、台北、香港、新加坡、上海的5位青年戏剧导演,分别代表这5座城市的创作力量,在上海静安的800秀上演了5台体现各自城市文化特质的戏剧作品。这已经是自去年秋天之后,现代戏剧谷第二次举办“市民剧场”活动。
现代戏剧谷是2009年静安区成立的以戏剧产业为特色的功能型社会公共服务平台,是上海市首批15家文化产业园区之一。
引人注目的是,此次所有的10场演出,依然全部向市民免费开放。观众通过网络预约、现场领票等各种方式免费入场。随着最后一场演出的落幕,总共4000多张免费入场券被领取一空,多场演出都出现了爆满的情况。在戏剧谷的微博上,免费“看白戏”更是引来了很多年轻观众的一致叫好。而对于来参加“市民剧场”的五城青年戏剧人而言,这样一个演出机会,更是让他们大感“难得”。
5部作品具独立戏剧精神
和去年第一次完全由社区居民、公司白领、学生创作的演出不同,此次的“市民剧场”挑选了5个城市已经小有影响的民间剧团,创作演出的人员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戏剧作品。
新加坡的TOY肥料厂是当地顶尖的双语剧团,他们带来的《K变形记》讲述了社会方针、家庭压力、生活模式对当代都市人造成的变形和异化。台北创作社的《我为你押韵-情歌》以文本取胜,通过妙趣横生的对话,表达了现代人的生活态度。香港进剧场的《舞至爱之终结》,则将诺贝尔奖得主赫曼??赫塞的经典作品《流浪者之歌》搬上舞台,通过形体、歌谣等多种舞台形式,探讨了信仰和幸福等诸多人生命题。
京沪两地的作品因为之前积累的良好口碑,演出现场极其火爆。北京导演邵泽辉的《在变老之前远去》之前就颇有影响,全剧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年轻诗人马骅在梅里雪山寻找人生答案却最终留下生命的故事。来自上海的年轻导演王子川这两年十分活跃,他的达人剧社新作《非常悬疑》,通过一个荒谬的悬疑剧演出过程,对当下话剧市场的悬疑剧热等很多问题做出了自己的调侃和嘲讽。
5个城市的5台演出各有特色,但又迥然于当下的很多商业戏剧。创作者都来自民间剧团,又都充满了自身的思想和创意。重要的是,这些年轻人都有着相对纯粹的戏剧精神、执著的艺术态度,因而在他们的作品里,都流露出不谄媚不从流的独立精神。早报记者从戏剧谷了解到,他们关注这些剧团的时间都已经有两三年,这一次挑选这5个青年戏剧导演前来,也是希望给年轻戏剧人一个展示的平台。
形成良好的观演关系
戏剧谷“市民剧场”的演出都是免费,主办方通过在微博上发通告、在社区活动中心贴海报、演出当天在剧场门口领票等方式,很快聚拢了观众,同时也引来一些波折。
因为剧目挑选的原则并非面向商业大众,而更多关注于艺术独创性和题材当下性,很多并非戏剧和艺术爱好者的到来,一开始让主办方颇感尴尬。第一场的《K变形记》上演时,这个剧目相对前卫抽象的表述,让不少赶来的社区大妈大伯和农民工,早早地在中途陆续退场。
不过,演出却很快在微博上形成了口碑,加之京沪两个剧社之前就积累下的观众影响,“市民剧场”很快就进入了良好的观演关系,现场经常爆满。每次开演一个小时前,800秀剧场门口就会排起免费领票的长龙。
观众在看完演出后都颇感惊讶,在微博上纷纷留言。“免费”的演出并不“廉价”或因此“偷工减料”,而是有着很强的艺术探索性和观赏性,这让很多抱着试试看心情的观众十分愉悦。
仍需更多文化公益项目
对这样的公益形式,年轻的戏剧工作者更是感到高兴,他们参与演出获得了场租和演出的双重补贴,虽然数目不大,却是难得的鼓励。还在上戏表演系就读的王子川说:“样的公益演出季挺好,政府机构搭台,民营剧团唱戏,互利互惠,同时也培养了一些观众,算三赢吧。希望以后每年多弄一些。”
台北创作社的导演杨景翔更是直截了当表达了“羡慕”之情,在他看来,能将戏剧演出视为公共服务,做到这点十分不易,对观众而言是个大好事,同时也有助于推广戏剧表演及欣赏活动。
在主办方看来,“市民剧场”对于演出者和观众而言都极具意义。上海缺少给民间戏剧人展示的平台,但更多观众缺少走进剧场的机会和勇气,“市民剧场”给双方都提供了一些契机。主办方表示,这个项目今后会继续搞下去。
还有很多观众建言,“市民剧场”似乎也在印证着上海需要更多的市民文化公益项目。除了适合戏剧爱好者欣赏的“市民剧场”,也需要有人给社区居民和农民工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文化产品。
对于民间活跃着的各种演出团体而言,除了免费给观众欣赏的“市民剧场”,他们也需要直面市场、直面艺术交流的展演平台。而这些,也许已经不是现代戏剧谷一家所能完全承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