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摄影/周斌 |
5月30日下午,现代戏剧谷首部原创现实主义大型舞台剧作品《柏阿姨的一天》正式建组。该剧创作以静安区退休街道干部、上海家喻户晓的“老娘舅”柏万青的工作和生活内容为基本素材,由香港“桂冠导演”毛俊辉挂帅、知名演员张芝华领衔主演,知名编剧曹路生率上戏教师郭晨子、钱珏集体编创。通过源于当代城市生活的民间叙事,反思上海在经济腾飞中所遭遇的精神困惑以及普通人身上的高贵人格。
“老上海”毛俊辉颠覆主旋律
与传统主旋律作品不同,现代戏剧谷此次并没有把焦点对准历史大事件中的大英雄,而是选择以“柏阿姨”这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草根英雄”为切入点,通过她的视角,对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与普通人投以深切的关注。
毛俊辉表示:“我不赞同总是用疑惑的眼光与批判的调子来创作艺术作品。我小时候在静安区南京西路小学念书,后来跟着家人移居香港,所以我对上海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感情。我希望《柏阿姨的一天》不仅仅是为了博取观众一时的轻松和愉悦,而是要让上海人在平凡的生活中重拾身边的真善美,重新发现普通人身上感动社会的力量。可以说,我们做的这个戏,既是主旋律,又是对主旋律的颠覆与全新解读。 ”
现代戏剧谷总经理杨勇则认为,《柏阿姨的一天》题材既当代又亲民,是现代戏剧谷深化市民戏剧的一次重要尝试。
“老娘舅”提供丰富素材库
“在接这个项目前,我从没看过《新老娘舅》和《一呼柏应》。”编剧曹路生毫不讳言自己之前对柏万青这个人物的陌生感。为了寻找答案,曹路生带着另外两位编剧郭晨子与钱珏来到《新老娘舅》的录制现场,在从头至尾参与了一期节目的拍摄之后,收获极丰。从柏万青身上,曹路生看到了中国在历史、社会、情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果你看过十集以上的 《新老娘舅》,会发现各种争吵无非是围绕房产纠纷与家庭矛盾,而追溯其原因似乎都避不开知青问题、亲情衰败、畸形拜金。《新老娘舅》的收视率为什么会高?我觉得可能是因为观众希望从中寻找到家庭和谐相处之道。作为艺术创作者,我们往往会忽略这些现实问题,漠视这个社会所真正需要的真、善、美。因此,拷问自我,怜悯和人性,是我们创作这个剧本的主要意图。 ”
柏阿姨台上PK“柏阿姨”
出人意料的是,张芝华与柏万青因戏结缘之前,彼此并不认识。阔别舞台20多年的张芝华大叹“诚惶诚恐”:“我不常看电视,虽然听说过这个名字,但认识不多。”在看了几期节目后,张芝华的“不安”愈为加深,“柏阿姨的气场太强大了,这个角色我担心自己把握不好”。另一厢,柏万青则表示自己对张芝华也并不熟悉:“我的志愿者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倒是都知道她,他们一听说张芝华要来演我,都说我们俩很像。见面后,我才发现她比我要‘嗲’。 ”
然而,两位之前素不相识的“柏阿姨”在共同度过了一天的生活之后,竟然一见如故。热情的柏万青还想在一天忙碌工作之后,拉着张芝华去唱卡拉OK,这让张芝华甘愿认输:“她真是太精力旺盛了! ”
随着与话剧和演员的缘分越来越深,柏万青还亲自上阵,参与了剧本创作与舞台演出:“看完剧本后我用了一个晚上时间来修改,目的就是为了让细节更加贴近事实。譬如平时我一直叫自己的老公‘毛毛’,我就把这个细节加进去了。没想到导演(毛俊辉)看到后非常惊讶,说他的小名也叫 ‘毛毛’。另外,我还会在戏的最后演一个角色,并且是反串,和张芝华扮演的‘柏阿姨’演对手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