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纪念北京人艺建院60周年,重排经典剧目《茶馆》。图为重排现场。 |
![]() |
《带枪的人》剧照,图右女性为舒绣文饰演的打字员。 |
![]() |
《三块钱国币》剧照,图中左三为黄宗洛饰演的警察。 |
![]() |
《茶馆》剧照,图中为梁冠华,从茶客演到掌柜王利发。 |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理,不想当主角的演员也不是好演员。现在的人们大概很难想象一个大明星去跑一个没有台词的龙套,也很难想象一个人从配角演到主角需要十几年,或者干脆一辈子只演小角色……但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舞台上,这样的故事60年来从未间断。这里的人们相信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那句话: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他们相信,能演好小角色的大演员,才是真正的大演员。
舒绣文 可以没台词,不能没戏
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陈列着一台打字机,这是演员舒绣文在话剧《带枪的人》中所使用的道具。它保存在戏剧博物馆,记录着一段剧坛佳话。
“文革”前,文艺工作者的级别共分16级,最高的一级演员全国只有赵丹、金焰、白杨、舒绣文4人。他们都是电影演员,是那个年代当之无愧的大演员、大明星。但1957年舒绣文调入北京人艺,第一次登台,演的却是一个没名没姓没什么台词的女学生。当时,刚到人艺的舒绣文急着想要熟悉一下舞台,可排演中的《风雪夜归人》主要演员都已经定了,只剩下这样一个小角色。但她一点也不嫌弃,非常认真地排练,第一场彩排下来,她对欧阳山尊导演说:“我好紧张,手都冰凉。”
不久,她又提出想演欧阳山尊正在执导的《带枪的人》。欧阳山尊说,这个戏只有三个女性角色,而且都已定好了演员。还剩一个打字员的角色,但没有台词。“那我就演那个打字员。”她说。
打字员出现的那场戏只有男主角列宁的戏,对舒绣文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发挥的空间,她只能坐在那里默默地打字。但人们很快就发现,这个打字员不一般。她不是机械地坐在那里打字,而是通过打字机的声音为现场制造一些音响效果。当列宁心情紧张时,她打字的节奏就快;当列宁心情平静地说台词时,她打字的声音就很小。
一位保加利亚戏剧家来人艺看戏,特意问欧阳山尊:“那位坐在舞台后面打字的女演员是谁?”欧阳山尊回答说:“她是我们这里最好的演员,自愿演这个没台词的小角色。”那位戏剧家激动地说:“大演员演这么一个没台词的角色?简直太不可思议了。你看她的腿,她的手,我就看出她不一般。你们国家有这样的好演员,可真了不起!”
舒绣文的故事在北京人艺并不罕见――刁光覃演过《茶馆》里的茶客,林连昆演过《蔡文姬》里的胡兵。于是之演的王利发最有名,但他却对身边的朋友说,自己演得最好的角色是《骆驼祥子》里出场只有两次的老马。当时,因《龙须沟》里的程疯子而大红大紫的于是之,也是自己主动申请了这个角色。他说,自己出身贫苦家庭,对这种穷苦人最熟悉,也最有感情。
那时正是夏天,穿着棉袄演戏别提多热了。但北京人艺编剧梁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