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北京京剧“唱响之旅”全球巡演天津站,从前晚起在天津大剧院火热上演,今明两天将迎来最后两场演出。
昨日,借演出间隙,京津两地老中青三代京剧艺术家在天津迎宾馆召开座谈会,商讨两地京剧文化交流和发展大计。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中的谭孝曾、赵葆秀、王蓉蓉、杜镇杰、李宏图、迟小秋、朱强、陈俊杰,和天津京剧界的国家一级演员李莉、孟广禄、吕洋等出席。
传经验
北京京剧院:唱响之旅=市场之旅
京剧艺术传播的小众性早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观众迫切需要其他形式来了解京剧、解读京剧、欣赏京剧。京剧怎样与市场接轨,怎样才能为更多老百姓熟悉并喜爱,成为了新时代京剧艺术发展的重大课题。
在昨天的研讨会上,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以北京京剧院的实例介绍了京剧走向市场的一些经验。他表示,以前的京剧是演一场是一场,离开了戏迷京剧就很难存活。由于观众的老化让京剧面临着威胁,京剧院决定举办北京京剧“唱响之旅”活动,通过世界巡演,让更多人欣赏到京剧,扩大传播和影响力。自去年9月份开演至今,他们已走了30个城市,完成了120场演出,在北京、上海、武汉、台北等地做了重点宣传。
此外,北京京剧院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推动京剧走向市场。李恩杰介绍,京剧院会在北京的梅兰芳大剧院举办“每周一星”的演出;此外还有专为青年演员提供表演平台的青年演员擂台赛以及各种节庆演出。
“京剧是‘角儿’的艺术,但也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李恩杰表示,为了扩大京剧演出的影响,京剧院还非常注重宣传和艺术讲座,通过全年的综合运作,创造了众多演出机会,让更多人走进了剧院。
促交流
青年演员:北京学艺、天津唱红
天津有深厚的艺术积淀,素有“京剧大码头”的美誉。青年演员张建峰就认为“北京学艺、天津唱红”是青年京剧演员发展的良性规律。可见,京津两地的京剧文化交流对青年演员益处很大。
著名李派老旦赵葆秀更是用“水乳交融”来形容京津两地京剧艺术的交流和发展状况。她表示,北京京剧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天津:“天津人欣赏京剧的习惯比较特别,表达方式很直接,喜欢就直接说出来,不喜欢也直接指出。所以我们到天津演出都很谨慎,这从另一个角度推动了京剧艺术的发展。”
赵葆秀还建议,京剧艺术的传播不仅要注重大城市,还要通过大城市去辐射中小城市,共建精神家园。
对于青年演员的培养,著名叶派小生李宏图建议,要加强资源整合,尽快使京津两地合作制度化、规模化,更好地满足观众需求;同时,由老演员带动一批青年演员走上舞台,让更多观众熟悉青年演员。
此次“唱响之旅”在天津共演出四场,除9日、10日晚已上演的《龙凤呈祥》和《周仁献嫂》外,今明两天还将分别上演《四郎探母》、《赵氏孤儿》两部经典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