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人》 编剧:曹禺 导演:田冲 主演:叶子、蓝天野 舒绣文、宋凤仪 董行佶、刁光覃 首演时间:1957年6月15日 首演地点:首都剧场 剧情:精明主事的大奶奶曾思懿、羸弱无能的丈夫曾文清、寄人篱下的愫芳姑娘、不屑献媚的儿媳瑞贞、行将就木的老太爷曾皓……在这个摇摇欲坠的封建大家庭里,各人找寻着自己的未来。 |
![]() |
“鬼才导演”李六乙版的《北京人》在舞台视觉上进行了大胆创新,最初也因为少了一些“人艺味儿”而受到争议。 |
作为曹禺最受人瞩目的两部作品,《北京人》和《雷雨》的命运截然相反。《北京人》的演出史可用“命途多舛”来形容。曹禺曾说:“只要剧团没饭吃了,就演《雷雨》,这是看家戏”,换作《北京人》,他则苦口婆心力劝不要演,因这是一出“关门戏”。
有意思的是,《北京人》是剧作家自己最为满意的作品,也几乎被所有研究戏剧的学者公认为曹禺最好的作品。对北京人艺来说,这部戏的意义要更多一层,它几乎是人艺最具分量的传承戏。
【戏里】
被誉人艺史上“第三座里程碑”
北京人艺的历史上演出过三版《北京人》。
1957年的第一版由叶子、蓝天野、舒绣文、刁光覃、董行佶等出演,堪称当年的“全明星阵容”。蓝天野为了演好曾文清,把品茶与抽大烟(角色在剧中的爱好)都细细了解了一番,周总理来看演出,对其印象尤其深。尽管反响不错,但由于票房惨淡,没演几场就停演了。
第二次上演《北京人》便是30年后了。人艺“四大导演”之一的夏淳执导了该剧,饰演曾文清的冯远征,那时还是85级人艺学员班的学生。冯远征后来在写创作感悟时回忆称,当年他既“激动”又“忐忑不安”,跑去求助蓝天野,蓝天野认为演员创作角色应该是原创,不要借鉴前人,以一句“没有什么好说的”把他打发了。曾思懿的扮演者王姬同样来自人艺学员班,那时她已留院工作。
1990年,夏淳版《北京人》复排,三个主角分别由吴刚、龚丽君、江珊取代。吴刚是冯远征在人艺学员班的同学,龚丽君和江珊都来自北京人艺与中央戏剧学院联合办学的87级表演班。那个班里的徐帆、陈小艺、胡军、王斑、何冰,后来也都成了人艺的“台柱子”。
2006年前后,因为内部矛盾频发,人艺请动“四巨头”之一的欧阳山尊出面来调和。欧阳山尊将年度新戏的重任交付李六乙,并以92岁高龄出任了该戏的艺术指导。2006年的第三版《北京人》里,“鬼才导演”李六乙大量借鉴了中国戏曲,舞台视觉上融入现代元素,因与观众熟知的“人艺味儿”不大一样而引发小范围的争议。
评论家童道明十分肯定李六乙“话剧中国化”的尝试,他甚至提出,这是北京人艺演出史上的“第三座里程碑”(前两部分别为焦菊隐导演的《茶馆》和刁光覃、林兆华导演的《狗儿爷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