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6月25日,北京政协礼堂。当大幕徐徐拉开,一位娉娉婷婷的弱女子纤纤而来。这是舞剧《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抬腿、旋转。这位舞坛上的林黛玉或楚楚动人,或婀娜多姿。没人能看出来,这位林黛玉已经72岁。
著名舞蹈评论家欧建平说:“她不仅是中国的奇迹,也是世界舞蹈界的奇迹。”红学家们惊了:这就是“活的林黛玉”。
一个已经72岁的老人,怎么能演绎得如此精彩?怎么能单挑一出舞剧?
陈爱莲,一位中国舞坛神话般的人物。陈爱莲,一位中国舞坛的精灵。
■聪明鸟先飞 永不落伍
6月29日上午9时50分,陈爱莲舞蹈学校。记者再一次站在了陈爱莲的对面,静静地感受这位大师的风采和艺术。
陈爱莲站在把杆与墙的中间,一条腿抬起与另一条腿笔直地贴在墙上,给孩子们做着标准的示范。
面对记者由衷的崇敬和赞叹,陈爱莲笑了:“这没什么,我是干这一行的。我们行里有句老话:‘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陈爱莲太爱舞蹈了,爱得一天都不舍得放弃。为了这个“不舍得”,陈爱莲付出了太多,牺牲了太多。陈爱莲说:“都说舞蹈是青春的艺术,但舞蹈怎么才能让青春永驻?很多演员到了30岁就不跳了,腰老了,腿老了。可实际上我们到了30岁才懂得怎么跳舞,因为经历让你成熟了。可惜的是舞蹈演员的身材、体力和柔软度这时候却开始慢慢退化了。我不甘心,我还想跳。于是,我除了每周日休息以外,天天坚持练功。白天开会,就晚上练功,过年过节也要坚持。这些年,除了大年三十和初一与家人在一起团聚时偷个懒儿,其他时间从来不敢间断。从小老师就告诉我们笨鸟先飞,我不是笨鸟,如果笨鸟要先飞,我这只聪明鸟先飞就会永远不落伍。”
于是,练功、练功、练功……成了陈爱莲60年来几乎唯一的“爱好”。因此也有许多陈爱莲练功的段子在流传。有人说陈爱莲的功夫了不得,开着开着会就能把脚扳到头的一侧。
今年修改《红楼梦》时,陈爱莲想把长绸舞用到“黛玉葬花”中,“我把长绸加长加宽,并且加厚了一层,这样甩起来花儿更多,但是很累。”但无妨,唯有坚持。
这坚持成就了陈爱莲,使她名满天下。教母级的地位,但她在舞蹈面前,是谦卑的“感恩”。
一直有许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陈爱莲到了“这把年纪”还如此留恋舞台,还要跳,跳,跳。她说,能够坚持到现在,不仅是要探索一番延长舞蹈演员的舞台生命的课题,更重要的是感恩:“我是解放后在孤儿院生活一年多考上的舞蹈科班,是中国古典舞第一个科班学员。当时我们上学一分钱都不要,是国家‘供’我们。校长告诉我们,要60个农民一年的劳动‘养’着我们一个学生。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别人都是每人每月半斤肉,而我们保持着每人每月五斤肉、五斤蛋、五斤糖和五斤豆的水准。”
陈爱莲还谈起一件她念念不忘的往事:有一天,她突然收到当时在文联工作的夏衍同志寄来的一个包裹,打开一看是一罐奶粉还有一封信。夏衍在信中写道:“这是我一个老朋友寄来的,我想你更需要。”说着说着,陈爱莲的眼睛又湿润了。
■红楼梦是心结 相伴一生
在陈爱莲的家中还没有坐定,她就和记者聊起刚刚演出的《红楼梦》。
陈爱莲说:“我要坚持在自己从艺60周年排演《红楼梦》有两个目的。上个世纪50年代我还是20岁的时候,就通过普希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等文学大师让我们了解了前苏联的软实力,后来到了1960年我去苏联演出,在莫斯科大剧院看了乌兰诺娃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她的表演让我感到震撼,也从此认识了前苏联芭蕾在国际上的影响。那个时候我就想到要做中国的乌兰诺娃。舞蹈是没有国界的,它的影响不需要语言,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人都能明白。我想,这其实就是所谓文化的软实力。”
陈爱莲已经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红楼梦》。这一次她又把《红楼梦》仔仔细细看了一遍,“每次都有新的发现和新的帮助,许多看过的观众都会发现,在这次演出中,我加入了一些新的动作和舞段,比如长绸舞在过去的‘黛玉葬花’中是没有的,但要表现花飞花落飞满天的场景,长绸舞是古典舞最好的表现形式。还有,我们删掉了一?剧中冗长的段落,让黛玉和宝玉的爱情表达得更为清晰,节奏更快,符合今天年轻人的审美。这就是我坚持《红楼梦》的第二个原因:它能体现中国古典舞的精髓。这些年中国舞蹈的发展中,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我认为有些走偏,已经失去了中国古典舞的神韵,而我就是想做一部真正的中国古典舞给这个市场,让观众看到真正的中国古典舞剧。”
■古典舞死不了 使命必达
有一次看舞蹈学院演出,一位教授对陈爱莲说:“陈爱莲老师呀,你那个古典舞已经是死亡的艺术了。”这话深深刺激了陈爱莲。
舞蹈是陈爱莲的孩子,也是她的命。
是她的孩子,她就想着怎么才能让她过得更好。1989年,陈爱莲成立了文化部批准的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艺术团――陈爱莲艺术团。1995年,陈爱莲创办了北京市陈爱莲舞蹈学校。2003年,陈爱莲从艺50周年的时候,她推出了个人专场晚会。2007年在她从艺55周年的时候,她再次推出了《红楼梦》,此时她已经67岁。今年,她从艺60年,再次演出《红楼梦》,她已经是72岁高龄了。
是她的孩子,她就想着怎么才能让她有更好的未来,尤其是当她眼下不那么风光的时刻,努力为她趟一条新路也成了她给自己的使命。陈爱莲说:“我要探索一条体制改革的路,我们做了艺术团,做了学校,培养了众多的人才,未来我们还是要这样做。除了《红楼梦》,我们还有很多优秀的古典舞剧,《文成公主》、《小刀会》等等。”
为了孩子,陈爱莲说,她没有退路。“古典舞死亡了吗?没有。古典舞要与时代相结合,但古典舞的韵味不能变,我想做的就是回归古典舞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