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戏剧讯)8月3日晚,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文联、中央人民办、中国音乐家协会等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职工艺术节“朵日纳杯”民族器乐展演闭幕式暨颁奖晚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圆满闭幕。本次展演是第三届中国职工艺术节的首个单项活动,也是唯一一个在少数民族地区举办的单项活动。本届艺术节是继2002年和2007年成功举办前两届中国职工艺术节之后的又一次全国性职工文艺盛会,旨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展示广大职工和文艺工作者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团结奋进的时代风采。
与往届不同,民族器乐展演是首次出现在职工艺术节上的一项活动,由基层承办,当地工会组织,体现了浓厚的地域风情,并给地域文化的发展提供平台,同时也为基层非专业性的选手及团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本次展演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各产业(行业)工会和文联选送的作品98件。艺术节组委会组织首都和本地知名专家组成评委会,对参演节目进行了认真的初评、复评及终评,共有48个节目入围,28个节目进入现场决赛。在8月2日进行的决赛中,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的古筝演奏《敦煌新语》,贵州省长顺县第二中学的芦笙演奏《吹起芦笙唱丰收》,大同煤矿的唢呐重奏《百鸟朝凤》和中国石化天津石化公司的竹笛、唢呐重奏《红花遍地开》获得一等奖。活动还评出二等奖10名,三等奖14名。本届艺术节的组委会主任,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覃志刚表示,通过此次展演,将进一步促进职工民族器乐艺术的发展和繁荣,使之在丰富和活跃职工文化生活、促进企业先进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为本次展演的专家评委,中国音协副主席宋飞在台下接受媒体采访,她表示,本次活动,形式很丰富,既有组合也有独奏。器乐上,既有常见的如二胡、还有很多少数民族乐器,虽然他们的技术不是那么专业,但是他们在舞台上的状态是发自内心的,是真诚的。同时,透过他们的演出,看到了他们对民乐乃至对生活的热爱。她笑言本次活动既是评委也是观众,看到这样的演出很感动。
在本届职工艺术节民族器乐展演活动中,由中国煤矿文联选送,来自山西省大同市煤矿的唢呐对奏兄弟荣获了本次展演的一等奖,据悉,他们仅仅是普通的矿工和小学教师,7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唢呐,平时在单位仅仅是参加一些活动,第一次参加这样大规模的比赛,见到这么多专业的评委,既紧张又激动。据他们讲,大家都是来自各地的职工,在一起彩排,就像开一场联欢会一样,相处很融洽。虽然是一名普通的矿工,但是多年来没有放下音乐爱好,参加基层的文工团,今天能有这样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非常的激动,并希望今后多出些好作品,继续在基层发扬民乐魅力。
(文/王雨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