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初恋》为驻演改造剧场 旧建筑玩出新花样
浪漫爱情音乐剧《寻找初恋》宣传海报
浪漫爱情音乐剧《寻找初恋》宣传海报

青年演员正在紧张排练
青年演员正在紧张排练

青年演员正在紧张排练中
青年演员正在紧张排练中

青年艺术家正在手绘改造茉莉花剧场外观
青年艺术家正在手绘改造茉莉花剧场外观


  创造过沪上最卖座的剧场纪录;曾首演过沪上最轰动一时的话剧,这就是曾被老上海人熟悉的茉莉花剧场,现在它的新身份将是沪上"寻爱地标"。6日6日由亚洲联创全新打造的小剧场音乐剧《寻找初恋》将正式登陆茉莉花剧场。这部浪漫音乐剧不仅是沪上首个尝试驻场演出的作品,也将再次激活上海观众对这个剧场的新记忆。

  “寻找”初恋先“寻找”剧院

  “我们对《寻找初恋》的演出规划是至少半年,多则常年驻演。”有了韩国原版七年盛演不衰的经验,《寻找初恋》制作方从一开始就对这个小戏充满了信心。不过他们也在一开始就遭遇到难题,在让观众一起“寻找”初恋之前,必须为这个戏“寻找”一个合适的剧院。硬件过关,交通便利,又能满足至少六个月驻演,带着这样特殊的要求,制作方最终找到了茉莉花剧场。

  提起茉莉花剧场,大多数上海本地人都说不知道,制作人田元却为发掘了这个剧场兴奋不已。茉莉花剧场虽然已有90年历史,却拥有着可匹敌众多新剧场的硬件设施,虽然隐藏在不知名的北海路,却是地处全上海最繁华的人民广场商圈,相信随着这部充满着都市青春气息的《寻找初恋》上演,沉寂多年的茉莉花剧场也将焕发出新的生机。

  为驻演改造剧场 “老”地方玩出“新”花样

  在西方甚至日韩,针对驻演剧目大家通常会对剧场进行改造与重新装饰,以使得剧场有一种吸引观众的整体氛围。在拿下茉莉花剧场后,《寻找初恋》制作方第一时间开始了对剧场的改建工程。6月6日,当观众走进茉莉花剧场,他们将会走进一个“初恋主题博物馆”,剧场里所有的细节,甚至洗手间的标识都已按照演出风格进行了重新布置,《寻找初恋》也将是上海第一个为演出而重新设计剧场的剧目。

  据相关负责人透露,亚洲联创下半年还将推出另一部中型剧场的驻演剧目,并且也将延续这种“改造剧场”的操作模式,让“老”地方玩出“新”花样,把剧场做成更有意思,更有意义的地方。

  资料――茉莉花剧场年记

  1923年2月――申江大戏院开业

  1923年12月22日――我国第一部伦理片《孤儿救祖记》在此首映,创下了当时最高的卖座纪录,掀起国产电影热。

  1924年――与亦舞台合营,改名“申江亦舞台”,改演京戏。

  1925 年――戏院出售给明星公司,改名中央大戏院,专映国产影片,故有“国片之宫”之名。

  1926年2月――明星新作《空谷兰》在此上映,突破默片卖座纪录。

  1933年3月――由沈瑞君编、张石川导演、大明星胡蝶主演的左翼电影《狂流》在此首映。

  1936年――该院改为影戏兼营,沪剧名角邵滨荪、石攸英领衔主演的中艺沪剧团在此长期演出,一出《杨乃武与小白菜》,轰动上海滩,剧场门口“客满”红字招牌可以数月不摘。

  1942年后――成为沪剧演出的专用场所。

  抗战胜利后――上海有名的沪剧团体如文滨剧团、施家班等都曾长期在此演出,为上海重要的沪剧演出场所,并兼演滑稽戏和其他戏曲。

  解放后――称中央剧场,仍以沪剧为主。先后有中艺、上海、长江沪剧团,春光、天鹅越剧团等在此演出。

  1956年――公私合营,由上海市演出公司接管,仍以演出沪剧为主。

  1957年――由黄浦区文化局管理。1966年后改称革命剧场、北海剧场。

  1972年――归市总工会,改名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影剧场,主要由文化宫各业余艺术团演出。

  1978年――话剧《于无声处》在此首演,引起轰动。

  1984年后――对外放映电影和投影录像。


来源:购票通 阅读量:2696

微信服务号

×
点击更换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购票通账号,且代表您已同意《购票通用户协议和隐私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