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妈妈咪呀》宏大的舞台效果 |
对于演员来说饰演一个角色超过300场意味着什么?对于一部剧来说盛演14年仍然受欢迎有什么奥秘?音乐剧《妈妈咪呀!》中文版自2011年成功登陆中国以来,这部本土制作的世界经典已走遍了全国19个城市,并刷新了中国舞台剧演出的诸多记录。今年8月,《妈妈咪呀!》中文版即将在上海文化广场拉开第三季的巡演序幕。在经历了前两个演出季的观演热潮后,《妈妈咪呀!》中文版已在众多音乐剧迷的心目中树立了“中国音乐剧标杆”的形象,而第三季的《妈妈咪呀!》中文版将用事实揭秘舞台常青树的“黄金法则”!
![]() |
《妈妈咪呀》精彩的灯光设计 |
黄金法则一:300场过后的极致表演
如果把一出戏比做一个人,那演员就是身体中的血液,没有他们,舞台便失去了的生命。因此,一部音乐剧好看与否,演员是关键。不同于一般影视剧或舞台剧演员,音乐剧演员必须具备在歌唱、舞蹈、表演这三方面的综合素养,而要成功地塑造一个角色,他们还必须经过一番更严苛的磨练――在国际上有个不成文的标准,那就是对某个角色的演绎超过300场。音乐剧《妈妈咪呀!》中文版首两季演出292场的纪录,为剧中角色的完美塑造提供了有利先机。
每一次的演出,都是一次锤炼和磨合,历经300场的精雕细琢,音乐剧《妈妈咪呀!》中文版的的演员们已与角色融为一体,他们充分认识了每一个角色所要传达的价值,并在人物表演、舞蹈呈现、演唱技巧等各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比如主演沈小岑和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