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演奏家刘月宁:小扬琴敲出“大视野”
刘月宁(上)在“中印之夜”音乐会与印度音乐家合奏《拉格??茉莉》
刘月宁(上)在“中印之夜”音乐会与印度音乐家合奏《拉格-茉莉》


  中国古老的扬琴与印度的桑图尔、塔布拉鼓相遇,会奏出怎样的美妙旋律?7月6日,在“中印之夜-刘月宁与印度音乐家新作品音乐会”上,一曲世界首演的《拉格??茉莉》令人叹为观止,扬琴的清亮音色、桑图尔的空灵滑音与塔布拉鼓敏捷而多变的重音默契配合,合奏出一曲独一无二的《茉莉花》 。

  在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扬琴专业“排行”第四,排在古筝、二胡、琵琶之后,在很多普通人的眼里,扬琴就是中国本土一件很平凡的民族乐器,甚至缺少一些“个性”。但在著名扬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刘月宁看来,“扬琴”绝不平凡,它不仅具有4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更是一件世界性的民族乐器。起源于中东地区,其发展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亚洲,以中国为中心的称为“扬琴”、东欧称为“钦巴龙”、西欧称为“哈克布瑞特”、西亚和南亚称为“桑图尔”、墨西哥称为“萨特里”、英语区称为“哈默德西玛”等等,当扬琴以“洋琴”的面貌,站在世界民族器乐展演的舞台上,按照刘月宁的话说就是“会亲戚、见老乡去”!的确,刘月宁带着这样的自信和开创精神,以扬琴为媒,不仅为这件乐器,更为中国民乐轰轰烈烈地开创了一番新天地。

  成长路上的精彩“答卷”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


来源:购票通 阅读量:2725

微信服务号

×
点击更换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购票通账号,且代表您已同意《购票通用户协议和隐私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