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央视首届全国少儿京剧电视大赛第二轮决赛落下帷幕,30名晋级选手在5位评委的训练营,开始为期四天的脱胎换骨式训练。“少京赛”自开播以来收视持续飘红,目前已有超过4亿人次观看此次赛事。和当下选秀节目不同,今年首届央视“少京赛”采用了人性化的赛制,现场评委专家也考虑到孩子参赛的特点,没有太多“毒舌”评论。
“少京赛”导师各出奇招
年初,历经近两个月的比拼后,从天津、济南、上海、深圳、北京五大赛区近千名选手中脱颖而出的180名选手,最终进入首届全国“少京赛”的决赛阶段。这180名小演员分为少年专业组、少儿组、少年业余组三个组别依次亮相。最终,60名选手进入决赛第二轮。很多小选手来自天津艺术学校、国戏附中、上海戏剧学院、河北艺校等专业院校,有过几年的“科班”学习,因此无论是扮相、身段还是嗓音都能看出一定的专业范儿。“少京赛”决赛第二轮采取了时下选秀节目中非常流行的“导师制”。决赛现场,谭孝曾、袁慧琴、杨赤、李佩红、张馨月5位专业评委变身“伯乐”导师,个个都使出浑身解数吸引选手加入自己的阵营。张馨月最爱用好吃的、好玩的来吸引小选手;谭孝曾更喜欢为选手支招;大连京剧院院长杨赤出手则是“稳准狠”;笑呵呵的袁慧琴背靠国家京剧院,也吸引了不少选手;从天津走出来的选手则更喜欢来自天津青年京剧团的导师李佩红。
比赛残酷 幕后温情
本次“少京赛”的直播分第一现场和第二现场,选手们上台前和表演结束下台后,第二现场的主持人何子然会对选手和他们的家长及指导老师进行采访,除了展现小选手们的个性、还原他们日常的生活细节,指导老师和家长们也都创造了很多亮点,穿着时尚的京剧老师,直言快语的年轻母亲,不善言辞的父亲,他们的真实表现都增强了节目的可看性。整个比赛虽然也有激烈的竞争和残酷的淘汰,但整体氛围是温暖柔和的,任鲁豫会在小选手没有晋级后,鼓励他们“表现得很好了,未来会是个好角儿”,现场观众会以掌声表达赞同,评委们也绝对不“毒舌”,都是声音温和、谆谆教导。这也正是本次“少京赛”给自己的定位,“轻松活泼、寓教于乐、深入浅出”。
在“少京赛”的节目形态上,也能看到对当红的一些综艺节目形式的借鉴。比赛现场设置了按灯投票的环节,大众评审团、媒体评审团和专业评审团分别有为选手投票的权利,导演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这些设置都是为了把那些普通大众甚至是原本不爱好戏曲的人引进门,用一种娱乐化、大众化的形式去提高节目的可看性。”比赛中,小选手与评委的直接对话也成为观众和网友讨论的热点。央视戏曲频道主任编辑李纯博评委由于不轻易为选手“亮灯”,将几名“很不错”的选手拦在了总决赛的门外,遭到很多观众和网友吐槽,称其太过严苛。比赛时,当李纯博再次“灭灯”后,一名13岁的小老旦当场落泪,直呼“老师,您太狠了”。随后,这句“您太狠了”成为了主持人和观众谈论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