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华另类解读女汉子成风 脑力时代父权价值观
林奕华《三国》中“女汉子”成群
林奕华《三国》中“女汉子”成群


  曹操如果真是女人,她会四处南征北讨,以抢夺别人的丈夫为荣,并被天下人继续褒扬为“奸得可爱”吗? “宁教天下人负我,莫教我负天下人”这句名言,放在心理学角度,是“自我中心主义者的宣言”。女性,一直被认为是母性的、大地的,所以是包容的、温暖的。只是,基于时代与潮流的驱使,物质与欲望扮演了生命中被追求的对象,计算与利害得失无可避免地取代了对情感的培育,曹操的这句名言,明显地已经在偌大的社会后宫中找到了肥沃的土壤,并让女性被演化成另一种“男人”――比男人更弱肉强食。(林奕华的话)

  成因1:无奈接受

  林奕华称,关于女汉子,其实他从导《包法利夫人》开始就意识到,的确是这个趋势,而且这几年越来越明显。

  理论上来说,今天说女汉子和以前的女中丈夫分别在哪儿呢?以前是100个人里面有1个是花木兰,或者万中才有一个,所以要不要当女中丈夫这件事是“我选的”,但是现在的局面是,当满街都是花木兰,那么花木兰就没有意义了,女汉子是从一个比较被仰望的角色,变成现在这样一个非常无奈的角色,就是你不想当也不行。

  成因2:源自“失爱”

  女汉子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可以写好多好多书,但是从林奕华角度来讲,是从一种“失爱”现象。

  女汉子在这里跟“失爱”有什么关系呢?就是女性她本来在这个文化里面扮演的一些特定角色,比如怀孕生小孩这种可以赋予女性的性情,比如说包容、宽恕,还有那个怀胎十个月就是十个月,你不可以说你去打一针,然后宝宝两个月就出来了。但问题是,现在这个急功近利的当下,女性也会开始这样觉得,如果小孩可以一个月出来,我就让他一个月出来;或者不用我来生,别人生那也可以。所以,现在的人,变得没有这个心情去认真识别,自己这个性别该具备怎样的特质。

  成因3:自我阉割

  男人与男人之间更多时候是变成对手,但是女人与女人之间更多时候是死敌。男人与男人之间抢女人的很多时候,他们最终成为哥们,惺惺相惜。但是女人与女人,在我们一般的戏剧和文化当中是看不见这个的,她们真的是用抢到这个人来肯定自己的。

  我常会拿“甄


来源:购票通 阅读量:2432

微信服务号

×
点击更换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购票通账号,且代表您已同意《购票通用户协议和隐私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