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舒悦的老太太造型。(资料) |
身为荧屏节目的主角常客,上海一众滑稽演员靠着电视活得挺滋润。不过,青年滑稽演员舒悦说,“实际上,滑稽演员在电视上只能混个脸熟。观众看得不过瘾,我们演得、唱得也相当不过瘾。”
为了真正过把瘾,舒悦豁出去了。他将于2月6日至7日在逸夫舞台举办个人秀演出,“平均票价180元,我是抱着不赚钱的心态来演的,就当拿出来练练,顺便回馈观众。”
忘不掉的舞台情缘
《开心公寓》里的肖百达、《欢乐星期二》里的上海阿婆、滑稽新秀“快乐三兄弟”中的海拔最低者,舒悦靠电视博了知名度,却也深感荧屏带来的限制。
许多戏迷都知道,舒悦是正儿八经唱了14年沪剧后,才半路出家成为滑稽演员的。转型,主要还是因为他1米65的身高,唱得再好也永远只有配角的份。
但在十几年的沪剧生涯中,舒悦也汲取了许多养分。不管是王盘声(王派)、邵滨孙(邵派),还是解洪元(解派),都能唱得像模像样;他还能将沪剧界第一当家花旦丁是娥模仿得惟妙惟肖,演起老太太来更是入木三分。有一段时间,导演将他发配去卖说明书,他也顺杆爬,练就了一副溜嘴皮子。
凭借对各剧种流派信手拈来的能力,舒悦放出话:此次个人专场任凭点播。“沪剧、越剧、评弹你们点什么我唱什么,京剧、昆曲也可以。”上半场,除了将展示京、昆、越、沪、淮、锡、评弹等七大剧种数十个流派的各种角色,舒悦还将展现自己的二胡技艺。下半场,他将奉上几段清口、几个滑稽小品,谈谈观众最关心的养老、医患、教育等社会话题。
滑稽遭遇时代瓶颈
一身才艺的舒悦也曾遭遇“唱不出”的低谷。“长期不规律的生活和吸烟导致的咽炎,让我在站上舞台时提不起气、唱不出声。那时候我才突然意识到,问题大了。2012年4月17日,我痛定思痛戒了烟。”
舒悦坦言,不锻炼、不练功是滑稽演员群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对传统套路和表演包袱的依赖、缺乏创新,更让滑稽艺术陷入时代的瓶颈。
“这种守旧的思维定式根深蒂固。姚慕双、周柏春表演的《十三人搓麻将》,是我们滑稽演员的教材,如今其内容、笑料均已过时,但还有演员乐此不疲地表演,年轻观众根本听不懂。还有一些段子,用了几十遍都不改,观众怎么还能笑得出来?”舒悦说,“滑稽艺术很大程度上需要舞台上即兴的发挥与表演。或许是因为‘荧屏滑稽’的出现,如今有些滑稽演员已十分缺乏这样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