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小镇》第七版广州将演 揭秘幕后故事

  信息时报讯??去年访问广州的《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曾引发观剧热潮,时隔一年,台湾果陀剧场将于4月12日在广州大剧院上演的《淡水小镇》,同样是一部充满话题和关注的作品。该剧问世25年来,先后推出了七个版本,成为果陀剧场最长寿的名剧。今年1月,第七版《淡水小镇》在北京国家大剧院连演三场,再创爆满效应。《淡水小镇》缘何这么受欢迎?原来,从原著剧本到成功的改编,历版明星演员的演绎,关于《淡水小镇》有着许多不能不说的幕后故事。

  【缘起】

  美国经典剧作成功移植

  《淡水小镇》改编自美国剧作家桑顿??怀尔德的名作《我们的小镇》,不过,这部剧作与中国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该剧制作人余大任介绍,编剧怀尔德曾跟着他担任美国领事的爸爸,长期在上海和香港居住过。“怀尔德小时候就对中国戏剧十分着迷,他是梅兰芳的忠实粉丝。看了中国京剧这么久,他很欣赏中国戏曲的写意风格,舞台上仅有一桌二椅,时空变化快,道具都是象征的。”

  于是,在创作《我们的小镇》时,怀尔德特别在剧本中写明“本剧所有道具采用无实物表演的方法”。这部剧作后来获得普利策奖,更因为其无实物表演的特色,而成为各地戏剧学院训练学生的最好范本。

  1989年,成立不久的果陀剧场也决定排演这部名剧。但导演梁志民觉得:“既然是‘我们的小镇’,就必须用我们本土的小镇,这样才能够直接跟观众发生关系,精准地呈现出原来的味道。”于是,梁志民把剧中的故事移植到了临近台北的淡水。

  巧合的是,淡水有着与剧作中小镇惊人相似的地貌,同样是个靠山、面海,有一条铁路的地方。侯孝贤的很多电影拍摄过淡水,周杰伦的《不能说的秘密》发生在淡水,蒋勋的很多文章写过淡水,这个有着浓厚人文风情的小镇,为该剧增添许多亲切感和味道。“如果说阳明山是台北人情感的高度的话,淡水是台北人情感的出海口。”梁志民在改编的过程中,将剧中六分之一的语言变成了闽南语,更增添了这部剧本土气息。

  【明星】

  张雨生蔡琴曾参与演出

  《淡水小镇》的第一幕“淡水风光”讲述了淡水小镇人们一天的生活,第二幕“小镇姻缘”以陈少威、艾茉莉的相恋展开,第三幕“再见淡水”是艾茉莉婚后9年因难产而死,她的灵魂对尘世仍有依恋,于是祈求上天再给她一次重历的机会,回到她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一天。

  这部剧的三幕,时空跨度非常大,于是,编剧设定了一个舞台监督的角色,类似于说书人,在每一幕把时间、背景交待清楚,把观众带进台上人的生活。余大任表示,这个角色的表达能力很重要,因此,《淡水小镇》选择的历任“舞台监督”演员中,都是表达能力很强、很会说故事的人,比如“相声瓦舍”的冯翊纲、陶


来源:购票通 阅读量:2934

微信服务号

×
点击更换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购票通账号,且代表您已同意《购票通用户协议和隐私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