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小剧场话剧成就艺术节 戏曲也能“倾国”
小剧场京剧《倾国》演出剧照。
小剧场京剧《倾国》演出剧照。


  京华时报讯:集结了京剧《倾国》《惜娇》等十几部小剧场戏曲的“首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正在北京繁星戏剧村火热上演。昨天,北京剧协驻会副主席杨乾武接受京华时报专访时表示,在大剧场戏曲市场不景气的状况下,希望参照“北京小剧场话剧”的成功经验,让一些年轻观众通过小剧场戏曲走进剧场,了解戏曲。

  □初衷

  年轻人才是主力消费群

  “首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由北京戏剧家协会联合中国戏曲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单位主办,一个月的时间里共上演《倾国》《惜娇》《浮生六记》《青春谢幕》《朱莉小姐》等十几台小剧场戏曲,这在北京甚至全国都很罕见。

  北京剧协副主席杨乾武表示,举办小剧场戏曲节的想法很早就有了,“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包括话剧和戏曲在内的整个大剧场戏剧都不景气,这种困境其实一直延续到现在。在戏院看戏的观众都是中老年人,是不太有消费习惯的。70后、80后是主力消费人群,如何让年轻人走进剧场看戏,这是一个难题,不论传统戏还是新编戏”。

  2013年,北京戏剧家协会就提交了举办“小剧场戏曲艺术节”的申请,但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今年,杨乾武又提交了一个《2014年体制外优秀青年戏剧推荐展演》方案,获得通过。展演的重点项目就是这次小剧场戏曲节,用他的话说这叫“曲线救国”,目的就是要把小剧场戏曲节做起来,引起外界的关注。“小剧场能够拉近年轻观众与传统戏曲的距离,但是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平台来集中展现。”

  □思考

  小剧场戏曲不一定纯粹

  如何让小剧场戏曲被观众接受,特别是一些乐于买票看戏的年轻观众接受,杨乾武认为,小剧场戏曲在内容和形式上要让传统戏曲焕发新的生命力,“应该把现代人的思想情感注入到里面,根据现代剧场的特征和优势重新创作,让年轻人通过小剧场这扇门来了解传统戏曲。比如台湾国光剧团带来的这部《青春谢幕》,在一部戏里串联起来了《牡丹亭》《霸王别姬》等好几出传统戏曲”。

  通过与台湾国光剧团的交流,杨乾武也对小剧场戏曲的前景比较看好,“他们团的负责人告诉我,在台北,一个晚上有20多台小剧场戏曲演出,有些不能说是纯粹的戏曲演出,但是会有戏曲元素的融入和呈现。我们这次的开幕大戏《倾国》连演10场,上座率是越来越好,这有哪个传统戏能做得到?前段时间张火丁、王


来源:购票通 阅读量:4283

微信服务号

×
点击更换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购票通账号,且代表您已同意《购票通用户协议和隐私条款》